基于C/S架构的地磅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文章出处:
人气:发表时间:2018-06-19 13:37
建设地磅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要采用信息化技 术手段完全取代传统的煤场地磅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模式 和管理手段的升级,达到业务流程规范' 管理监督闭合' 数据信息实时的设计要求。
一、传统管理手段的漏洞与应对技术手段
企业地磅称重和计量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散装的固体 形态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司磅人员在采集和记录运输车辆 的毛重' 皮重和净重量后完成物料承重计量。传统的手动 管理模式,一般容易存在采集记录不准确' 手工开票错记 漏记等风险,重复过磅计量等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给企业 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因地制宜地引进 信息化技术和产品' 确定应用解决方案,有效地堵塞管理 漏洞' 提高地磅运力。华昱公司地磅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 要点包括:
1、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端部署数据库和应用软 件系统,客户端即地磅房相应地部署传感' 门禁' 视频抓 拍' 称重采集等硬件和计量等软件系统。系统内的设备和 数据信息通过企业专用网络连接和访问。
2、系统自动采集称重数据'打印票据,取代人工读 数'手工开票,实现称重数据的自动统计和查询。
3、在称重磅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一对红外对射仪。如 果运输车辆上磅和停车没有到达指定位置' 系统可向司乘 人员发出语音提示,系统拒绝保存数据' 打印票据,称重 流程无效且终止。
4、在物料场区内增设一台预称重地磅,运输车辆在 正式上磅以前可预先自行称重,判断本次装车是否超载或 欠量。如果超载,直接在场内适量卸货;如果欠量,直接 在场内补充,尽量避免重复过磅和二次装车次数,提高地 磅的通车和运行能力。
5、通过“一卡通”及“车卡绑定”,实现对运输车 辆的身份管理和行车路线控制。系统预设运输不同物料类型车辆的行车路线和车辆载重信息,以及不同标准货运车 型的皮重和载重量预警值。当车辆发生违反规定线路行 车' 混装物料' 超载等与系统预警值不符的情况时,被视 为异常车辆,不予过磅'不得驶出场区。
6、完善监控视频和过磅拍照功能。在地磅进出口和 地磅顶部安装高清网络摄像仪,视频监控范围覆盖整个地 磅。
在称重时抓拍车号、重量、出入场时间等四幅图片; 在磅房内安装网络摄像仪,监看司磅员的日常操作和系统 设备使用状况。视频录像和照片上传至服务端的数据库服 务器。
7、完善Web发布和查询功能。管理部门可依据业务 管理授权,查询相关的业务数据和信息。
二、系统结构概述
1、系统设计示意图

2、场内运输线路示意图

3、系统结构 为了满足现场
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端部署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提 供服务端应用、存储称重计量数据和视频图片;客户端除 司磅员使用的工作站和打印机外,还要安装称重计量控制 柜等辅助配套设施;系统内的设备和数据信息通过专用网 络实现连接和访问。
服务端安装使用Microsoft-Server版操作系统. Microsoft-SQL 数据库。
三、运行效果及管理实践
1、系统运行效果
系统投入运行后,自动称重和计量完全取代人工采 集和手工记录、准确性和及时性显著提高.基本杜绝错记 漏记及作假等风险;由于在场内增加了预称重环节.因超 载导致的重复过磅称重显著减少,地磅通车运行能力提 高十倍以上,基本消灭了堵车排队现象,直接经济效益显 著;实现了管理环节的全程闭合与监督,堵塞了管理漏 洞.减少了隐形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2、管理实践
第一,加强培训.规范操作。
系统上线、培训先行。任何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投 用,不仅是操作方式的变化和提升,同时也是管理模式的变 革与创新。加强培训的首要目标是统一思想、认识到新系统 运行的目的是堵塞管理漏洞、为企业增加效益;第二是提高 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尽快适应新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 操作培训对象不仅要包括司磅员、系统维护人员和系统管理 员,还要包括运输车辆驾驶员,减少超重装、卸车和二次上 称称重次数,减少违章违规行车对系统设备造成的损害,从
而保障系统设备安全运行、提高通车运行能力。
第二,完善和落实管理制度。
由业务主管部门牵头、信息管理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 参与.对原有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岗位责任制进行修订完 善。修订《地磅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新增《地磅管理 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试行).对与系统相关的供电、 安全、操作、巡检、故障响应、管理考核等做出具体规定和 明确要求.并指导和监督运行单位的日常运行管理。
第三,落实系统运维技术措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和数据信息安全存储。
规范系统设备供电和网络运行维护,最大限度地减 少供电和网络故障,特别是要降低雨雪等异常天气对室外 设备运行的不利影响,力争不停电' 不断网;严格落实每 周一次的“差异备份”数据管理策略' 定期移交档案管理 部门备存,确保业务数据安全存储。
四、系统改进和优化建议
1、进一步提升数据服务器的存储性能,既要满足监 控视频实时查询的性能要求,又要满足称重计量数据存储 和备份的安全要求。
2、提高运行网络和服务端的冗余性能。
由于煤矿煤场分布相对分散,如果发生网络中断和 系统供电故障,都会导致系统瘫痪' 影响煤场的生产装运 和称重计量。因此,有必要为系统的运行网段增加冗余路 由' 选择合理地点部署服务端设备,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稳 定性和可靠性。
一、传统管理手段的漏洞与应对技术手段
企业地磅称重和计量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散装的固体 形态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司磅人员在采集和记录运输车辆 的毛重' 皮重和净重量后完成物料承重计量。传统的手动 管理模式,一般容易存在采集记录不准确' 手工开票错记 漏记等风险,重复过磅计量等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给企业 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因地制宜地引进 信息化技术和产品' 确定应用解决方案,有效地堵塞管理 漏洞' 提高地磅运力。华昱公司地磅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 要点包括:
1、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端部署数据库和应用软 件系统,客户端即地磅房相应地部署传感' 门禁' 视频抓 拍' 称重采集等硬件和计量等软件系统。系统内的设备和 数据信息通过企业专用网络连接和访问。
2、系统自动采集称重数据'打印票据,取代人工读 数'手工开票,实现称重数据的自动统计和查询。
3、在称重磅体的两端分别安装一对红外对射仪。如 果运输车辆上磅和停车没有到达指定位置' 系统可向司乘 人员发出语音提示,系统拒绝保存数据' 打印票据,称重 流程无效且终止。
4、在物料场区内增设一台预称重地磅,运输车辆在 正式上磅以前可预先自行称重,判断本次装车是否超载或 欠量。如果超载,直接在场内适量卸货;如果欠量,直接 在场内补充,尽量避免重复过磅和二次装车次数,提高地 磅的通车和运行能力。
5、通过“一卡通”及“车卡绑定”,实现对运输车 辆的身份管理和行车路线控制。系统预设运输不同物料类型车辆的行车路线和车辆载重信息,以及不同标准货运车 型的皮重和载重量预警值。当车辆发生违反规定线路行 车' 混装物料' 超载等与系统预警值不符的情况时,被视 为异常车辆,不予过磅'不得驶出场区。
6、完善监控视频和过磅拍照功能。在地磅进出口和 地磅顶部安装高清网络摄像仪,视频监控范围覆盖整个地 磅。
在称重时抓拍车号、重量、出入场时间等四幅图片; 在磅房内安装网络摄像仪,监看司磅员的日常操作和系统 设备使用状况。视频录像和照片上传至服务端的数据库服 务器。
7、完善Web发布和查询功能。管理部门可依据业务 管理授权,查询相关的业务数据和信息。
二、系统结构概述
1、系统设计示意图

2、场内运输线路示意图

3、系统结构 为了满足现场
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端部署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提 供服务端应用、存储称重计量数据和视频图片;客户端除 司磅员使用的工作站和打印机外,还要安装称重计量控制 柜等辅助配套设施;系统内的设备和数据信息通过专用网 络实现连接和访问。
服务端安装使用Microsoft-Server版操作系统. Microsoft-SQL 数据库。
三、运行效果及管理实践
1、系统运行效果
系统投入运行后,自动称重和计量完全取代人工采 集和手工记录、准确性和及时性显著提高.基本杜绝错记 漏记及作假等风险;由于在场内增加了预称重环节.因超 载导致的重复过磅称重显著减少,地磅通车运行能力提 高十倍以上,基本消灭了堵车排队现象,直接经济效益显 著;实现了管理环节的全程闭合与监督,堵塞了管理漏 洞.减少了隐形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2、管理实践
第一,加强培训.规范操作。
系统上线、培训先行。任何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投 用,不仅是操作方式的变化和提升,同时也是管理模式的变 革与创新。加强培训的首要目标是统一思想、认识到新系统 运行的目的是堵塞管理漏洞、为企业增加效益;第二是提高 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尽快适应新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 操作培训对象不仅要包括司磅员、系统维护人员和系统管理 员,还要包括运输车辆驾驶员,减少超重装、卸车和二次上 称称重次数,减少违章违规行车对系统设备造成的损害,从
而保障系统设备安全运行、提高通车运行能力。
第二,完善和落实管理制度。
由业务主管部门牵头、信息管理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 参与.对原有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岗位责任制进行修订完 善。修订《地磅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新增《地磅管理 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试行).对与系统相关的供电、 安全、操作、巡检、故障响应、管理考核等做出具体规定和 明确要求.并指导和监督运行单位的日常运行管理。
第三,落实系统运维技术措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和数据信息安全存储。
规范系统设备供电和网络运行维护,最大限度地减 少供电和网络故障,特别是要降低雨雪等异常天气对室外 设备运行的不利影响,力争不停电' 不断网;严格落实每 周一次的“差异备份”数据管理策略' 定期移交档案管理 部门备存,确保业务数据安全存储。
四、系统改进和优化建议
1、进一步提升数据服务器的存储性能,既要满足监 控视频实时查询的性能要求,又要满足称重计量数据存储 和备份的安全要求。
2、提高运行网络和服务端的冗余性能。
由于煤矿煤场分布相对分散,如果发生网络中断和 系统供电故障,都会导致系统瘫痪' 影响煤场的生产装运 和称重计量。因此,有必要为系统的运行网段增加冗余路 由' 选择合理地点部署服务端设备,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稳 定性和可靠性。
此文关键字:共享地磅
同类文章排行
- 地磅称重计量系统改进方案
- 电子地磅使用前的调整测试过程
- 电子地磅检定收费标准
- 电子地磅在使用中要注意哪些
- 电子地磅检定收费标准
- 地磅检定过程中的问题及探讨
- 地磅检定过程中的问题及探讨
- 浅析远程物料称重计量地磅的设计与实现
- 电子地磅的标定方法
- 电子地磅校准的方法有哪些